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1篇
  免费   924篇
  国内免费   432篇
电工技术   1048篇
综合类   474篇
化学工业   81篇
金属工艺   51篇
机械仪表   374篇
建筑科学   91篇
矿业工程   63篇
能源动力   48篇
轻工业   25篇
水利工程   37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45篇
无线电   7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2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20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323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03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61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In-Flight Internet Connectivity (IFC) has become one of the crucial needs of passengers with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The Aeronautical Ad-hoc Networks (AANETs) have been proposed by establishing air-to-air (A2A) links between aircraft to satisfy this need. However, the unstructured aircraft topology caused by their ultra-dynamic characteristics reduces the longevity of A2A links in AANET. This shorter longevity decreases the stability of AANET by accelerating the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termination procedures between aircraft. Additionally, the shorter link longevity affects the packet transfer delay and the delivery ratio of AANET.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ese three challenges are not investigated simultaneously under one topology management model.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ree-phased topology formation model for AANETs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and packet delivery ratio in AANET with a shorter packet transfer delay. The first phase corresponds to the aircraft clustering formation, and here, we aim to increase the AANET stability by creating spatially correlated clusters. The second phase consists of the A2A link determination for reducing the packet transfer delay. Finally, the cluster head selection increases the packet delivery ratio in AANET. According to our simulations, we see that the stability and packet delivery ratio of AANET topology are roughly improved 35% and 31% with a 28% delay reduction compared to the methods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12.
13.
李滨泉  李桂文 《新建筑》2006,(6):110-114
通过拓扑学的网络分析方法,从建筑路径的整体性特征人手,建立了以结点、弧段为基本构成要素的拓扑路径网络。提出了路径网络的平面嵌入定理,立体状网络转换方法,以及立体网络的判断问题。并分别对路网的结构、路径的可靠性、可达性、可贯穿性进行阐述。力求利用拓扑学原理解决一些建筑路径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为路径设计和真实地构建路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地下资源开采常常引起周围环境的负面效应,造成地面建筑物、公用地下管线和各种地下设施以及城市道路的路基、路面、铁路等不同程度的损害,利用GIS可以有效地把这种负面效应和损害可视化.在可视化过程中,经常要判断不同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基于GIS所特有的拓扑关系特性,把开采沉陷区域的建筑物和沉陷等值线空间位置关系抽象成理论模型,并进一步探讨了点与曲线环关系算法以及利用现有GIS软件如何来实现拓扑关系的方法.通过这种可视化,可以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从而更好地为工程服务.  相似文献   
15.
基于区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地层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部分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的地层建模采用基于线条的建模方法,这种建模方法手算工作量大,建模繁琐且不直观。本文基于拓扑理论和多边形图的性质,提出了基于区域的二维边坡地层建模方法。在确定边坡计算域多边形后,用户可以任意绘制地层折线,程序自动进行折线求交运算并截除边坡计算域外的部分,然后运用左转搜索算法将计算域分割成一个个地层多边形区域,可以包含复杂内岛等情况,以模拟工程地质剖面中的透镜体及人工处理的区域等。本文的地层建模方法具有多边形区域自动识别功能,减少手工计算量,可以明显地提高边坡稳定性分析软件的建模效率和可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遗传算法,在使用较短通路情况下实现了链路和节点的负载均衡. 在算法中采用了自然数编码、随机选取种群、简单的“双亲单子”交叉策略和固定的突变概率. 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络为例进行了仿真. 对目标函数中的权值进行了讨论,分析了适应性函数值与遗传代数之间的关系,对种群选取范围与适应性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多电平逆变器存在电平数大于3时,分压电容难以平衡,造成拓扑电路结构复杂等问题,对扩展NP点的混合H桥拓扑和独立分压电容平衡拓扑电路进行组合,简化并得到一种新型九电平逆变器拓扑电路;针对该拓扑电路提出相应的四载波层叠SPWM策略。通过仿真分析,扩展NP点的混合H桥拓扑中间两个分压电容电压值幅度在基准电压0V上下波动,其幅度达到±25V;而新型九电平逆变器的分压电容电压值在期望值100V上下波动时,其波动幅值小于±5V,因此,从仿真结果表明新型九电平逆变器拓扑结构及调制策略的应用,不仅可降低输出电压纹波的幅值,还能达到分压电容均衡的效果,并减少了两个开关管的应用,降低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柔性直流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架空线输电领域应用问题,基于钳位双子模块和双晶闸管子模块拓扑构成的两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设计了串联双极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既提高了输电容量,又能缓解单种拓扑能耗较大或直流故障抑制时间较长问题。重点分析了双极混合拓扑在不同直流故障下等值电路和直流故障穿越机理及其抑制特性。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下搭建双极混合直流输电模型,对系统稳态运行工况和直流故障穿越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双极混合系统既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稳态运行特性,又具有直流故障穿越与快速恢复能力,较好地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架空线路输电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适用于智能配电网分布式保护和控制系统的网络拓扑信息存储和拓扑管理方法。每个智能配电终端仅需配置安装处的基本拓扑信息,通过制定有序的广播通信策略可自动完成相邻配电终端信息的获取和拓扑逻辑层的划分,实现局部拓扑的识别,为快速的保护和控制功能提供所需的拓扑支撑。基于局部拓扑识别结果生成拓扑最小连接树,以拓扑最小连接树为基本单元确定代理终端,提出了基于代理节点的网络拓扑简化方法,为需要大范围拓扑信息支撑的功能提供拓扑信息的获取和管理方法。以智能配电网分布式故障自愈系统功能的实现为例,对智能配电网拓扑信息分布式存储和管理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于光伏微逆变器的柔性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微逆变器高加权效率的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光伏微逆变器的柔性拓扑DC/DC变换器。柔性变换器包含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改进双管正激工作模式与桥式工作模式,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变换器中变比与缓冲电感的设计准则。根据两种工作模式下的开关损耗、导通损耗、驱动损耗以及铁芯损耗分析,确定了柔性变换器两种工作模式的切换阈值大小,并得到了变换器的占空比预计算与闭环微调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柔性变换器性能优良,并具有较高的加权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